Quotation of Queries: Choral Encounters of Hong Kong, China, and the Distant West
學生是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研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事創作實踐的研究人員透過開展教學研究聯繫,與學生藝術家合作,以音樂展示出香港在全球曲目方面的多元化特徵。 2018年6月,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的室樂合唱團Cantoría Hong Kong在泰國曼谷的專業錄音室Studio 28完成了為期一個星期的錄音,並於2020年4月在Navona Records(PARMA Recordings)上發行了第一張CD《Quotation of Queries: Choral Encounters of Hong Kong, China, and the Distant West》。
《Quotation of Queries》從本地合唱團的角度,探索古今音樂文化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這個以實踐為導向的研究項目中,室樂合唱團成員和指揮文盛伯教授透過表演帶出一系列關鍵性的研究問題:
- 在21世紀的生活中,古代文字如何通過合唱音樂找到意義?
- 古典詩歌、希臘戲劇、匈牙利啟發的德國浪漫主義、法國香頌詩以及巴西民謠形式的傳統如何融合於現代的合唱表演?
- 具有聲調的中國語言(如普通話和廣東話)和無聲調的西方語言(如英語、德語、法語和巴西葡萄牙語等)如何一起發音?
- 先進的媒體技術如何跨文化地改變亞洲地區大學的合唱團表演實踐?
- 香港如何既融入世界,又與不同的地域傳統區分?
《Quotation of Queries》收錄了來自香港、巴西和英國傑出作曲家的最新作品,當中包括三首合唱錄音首演,另外亦收錄以兩組中國經典名著為主題的合唱和鋼琴樂曲,在音樂語言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Quotation of Queries》的主題曲為陳慶恩作曲,以普通話演唱的《蘇問》,而由陳啟揚作曲的《水調歌頭》和《放鶴亭記》則為粵語作品。《祈願女之歌》的樂譜將古希臘戲劇的元素與當代合唱劇院結合在一起,並以敲擊樂器與古希臘蘆葦樂器奧洛斯管(aulos)作爲主調。而巴西民謠Suíte Nordestina則捕捉了具異域色彩的巴西民間習俗,透過人聲以及模仿敲擊樂器的聲音交織和唱。
此外,來自德國與法國的早期西方合唱名著也被收錄於該CD中。布拉姆斯的吉普賽之歌為四重奏的和聲歌曲。在十九世紀的維也納社會中,因將不拘一格的異國文化和西方藝術音樂的象徵性融合而倍受讚譽。而浦朗克(Poulenc)的法國歌曲則以其巧妙的田園風格展示了法國民間生活的寫照。《Quotation of Queries》以雙向的形式進行音樂導覽:從香港,我們凝望自身中西融合的世界觀;從他方,我們通過新的合唱文化視野來觀察國際化的「香港」。
VIDEO
John Winzenburg - The Suppliant Woman: Exodus
出版作品
- Quotation of Queries: Choral Encounters of Hong Kong, China, and the Distant West (Navona Records / PARMA Recordings, 2020)https://navonarecords.com/catalog/nv6278/index.html
項目人員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音樂系
浸大室樂合唱團現任及前學生成員
DEPARTMENT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