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冲突:融合性的联想切角
项目简介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及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项目注重跨部门的合作,向公衆呈现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文化。语言及文化学部透过整合语言学,比较文学研究和香港研究,以出版开创性刊物促进原创研究计划的诞生。《香港文化冲突:融合性的联想切角》(由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於2018年出版)一书不论在主题内容还是在合作研究的创新性上皆独一无二。
《香港文化冲突》考察了香港在殖民身份和中国人身份并存时相互冲突的社会文化多元性。并著眼於安置在各个社会阶级中的文化元素,将学者,评论家和新兴的香港研究领域创作者汇聚一堂。此书由语言及文化学部副教授Jason S Polley博士、前任讲师潘永坚博士及黄良喜教授组织和编辑。他们汇集了来自香港、英国、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的学者,其中包括来自香港浸会大学文学及社会科学学院的六名撰稿人。另外,这本书的其中三章由学生撰写,充分展现出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无间合作。
在探讨香港近期文化冲突前后的潮流和动态时,此书的特色是以专业学者,文化评论员和创意作家的角度撰写各个章节,他们全是香港当前紧张局势的前线观察员,并且曾亲身投入过这些社会文化冲突中。在香港回归中国后的二十多年间,香港的身份和架构越变复杂。此书以三个相互关联的词语分别进行讨论:监视、监督与对等。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先驱约瑟夫·费伦博克与计算机科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史蒂夫·曼首先创造了后两个术语。他们亦普及了「逆向监视」一词,指的是人们可以从下端记录图像与动作,以抗衡由上至下的经典监视方式。
这本书是香港第一本真正的区域研究书籍,因此对於希望探索香港复杂性而又不希望受学科特定观点所限的读者而言是十分有价值的。与此同时,此书的每一章本身都是对香港当前想像中不可或缺的观点与研究,《香港文化冲突》一书犹如一系列从各地精心挑选的宝石,以万花筒的形式说明了当今香港的高雅且复杂的状态。
出版作品
- Polley, J., Poon, V., & Wee, L. (2018). Cultural Conflict in Hong Kong: Angles on a Coherent Imaginary.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https://www.palgrave.com/gp/book/9789811077654
联系我们的研究人员
语言及文化学部
语言及文化学部
- 潘永坚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及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及文化学部前任讲师 (项目编辑)
- Kathleen Ahrens (香港理工大学)
- 卓嘉智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
- Jeffrey Michael Clapp (香港教育大学)
- 何丽明(香港浸会大学)
- 黄峪 (中山大学)
Jason EH Lee (香港浸会大学)
吴锦汉 (新加坡独立学者兼自由翻译者)
秦川 (广西大学)
Marija Todorova (香港浸会大学)
庄域飞(香港浸会大学)
黄頴思 (香港浸会大学)
Jessica SY Yeung (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