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採購了一部磁共振成像系统 (MRI) 作為主要研究基礎設施或中央研究設施,以促進跨學科神經科學研究的個人和協作研究。為了促進和規劃新設備的使用,大學的學術研究委員會希望了解研究人員對該設備的使用意向。
型號 | 西門子磁共振成像系统1 | 網站 |
意向書 | 遞交期限: 2023年1月31日 |
研究中心及研究所
香港浸會大學成立超過五十所研究中心及研究所,在不同專業領域發展優勢,並積極拓展跨學教研究。
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
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以香港為基地,致力與全球大學相互交流,期望藉此成為全球多學科與跨文化研究的翹楚。其網絡覆蓋亞太地區及西方多國,促進東西各地的交流。
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聯合研究所
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聯合研究所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2018年7月攜手創立,為兩所學院提供從事研究與培訓研究生的基地,並在研發上互補長短。
饒宗頤國學院
饒宗頤國學院以傳統國學、漢學、經學為研究基礎,融合東西方國學、漢學、經學研究優勢,探索古今,希望用創新方法提升國學,使之形成一種具有中華文化特色,並可以得到世界廣泛認知和接受的思想體系。
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
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獲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和富慈善基金及陳德源先生捐贈於2018年成立。研究中心旨在開展具國際視野交流平台予香港和珠江三角洲 (珠三角) 的不同持份者,共同處理定點越界污染問題,就政府制訂的環保政策提供意見,使社會各階層能合力為香港、澳門及珠三角地區創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浸會大學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推薦,經國家科學技術部評審後於2013年7月獲批准設立「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爲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合作夥伴,實驗室為環境科學、生物科學及材料科學提供跨學科研究平台。
創意研究院
創意研究院是浸大雲集資深研究學者的智庫和創意泉源,旨在推動校內各院系師生和研究人員與世界頂級學者互動交流。
離岸研究所
個別範疇的研究中心/研究所
文學 | 商業 |
---|---|
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 | 商業數據分鐘與數碼經濟研究中心 |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 公司管治與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
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 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 |
翻譯學研究中心 | 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
饒宗頤國學院 | |
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 |
中醫藥 | 科學 |
---|---|
研究所 | |
| |
研究中心 | |
香港中醫藥表型組學研究中心 | |
香港浸會大學疼痛聯合研究中心 | |
EQUATOR 中國中心 | |
香港浸會大學和盈科瑞核酸藥物發現聯合研究中心 | |
| |
| |
服務中心 | |
註:* 計算及理論研究所 (ICTS) 為一個跨學科研究平台,並由九間研究所/研究中心構建而成。 ^ 該中心位於中國大陸。 |
傳理 | 社會科學 |
---|---|
亞洲能源研究中心 | |
電影與動態影像研究中心 | |
媒體與傳播研究中心 | |
新聞與社會研究所 | 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 |
香港地學計算與分析研究中心 | |
近代史研究中心 | |
健康與運動科學研究中心 |
視覺藝術 | 持續教育學院 |
---|---|
視覺藝術研究與發展中心 | 跨學科學術研究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