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流人、诗社与禅堂:函可禅师主盟冰天诗社意旨发微

返回

112022年7月

  • Zoom
  • 刘威志博士(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

流人、诗社与禅堂:函可禅师主盟冰天诗社意旨发微

日期: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
时间:下午2时半至4时
地点:Zoom网上平台(会议号:984 9846 6992,密码:shi)
讲者:刘威志博士(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
语言:普通话

 

演讲提要:
中国东北历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冰天诗社」成立於顺治七年(1650),成员主要是被清廷流放至东北的汉人。诗社的召集人函可禅师(1612-1660),广东博罗人,曹洞宗道独法嗣,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末卷收录「冰天诗社」八十余首。诗社的成员共 33 名。社员所使用的名号光怪陆离,社集诗作与其名号相互指涉,导致学界至今仍对超过一半以上的社员身份束手无策。
如果不以「冰天诗社」为群体,而将〈冰天社诗〉作为文本(text),透过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互文性理论,指出社员的名号、籍贯与诗作,之所以不断割裂前义、新生它义,目的不在新义旧义云何,而在於意义不断转换的过程。
而所以重视此一意义转换过程,即是函可为了安顿身经易代、战乱、道德抉择的流人,权假文人结社的传统,暂时给予彼等抒发离乱、忠义、人道主义困挫的时空。同时,招来神鬼走兽、有情物与无情物,使得诗社充斥著时空错置的角色、浮动的诠释意指。这是函可将「诗社作为禅堂,以唱酬作为问参」的禅法。揭橥此者,既是Julia Kristeva互文性理论诠解古典诗歌的例证,也从中见得禅学与文学在易代之际交会的灵光。

 

讲者简介:
刘威志博士,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在明遗民、清遗民论题,与民初古典诗词。

无须报名。欢迎参加。
浸大学生如需联通课程出席记录,请於活动开始前以浸大电邮登入Zoom平台,并参加整个活动1.5小时。
查询:shi@hkbu.edu.hk, +852 3411 2562

 

post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