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浸大领导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症新治疗标靶

返回
photo
The research team of Professor Bian Zhaoxiang, Director of the Clinical Division and Tsang Shiu Tim Endowed Professor in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Studies (middle); Dr Xavier Wong Hoi-leo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right); and Dr Zhai Lixiang,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left) of SCM at HKBU, has shown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human gut bacterium Ruminococcus gnavus is a major trigger factor of diarrho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中医药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人类肠道细菌「活泼瘤胃球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主要触发因素,并根据这项发现,为该病症找到新的治疗标靶。研究又发现,食用低蛋白含量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面包等,或有助减少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出现的肠道蠕动。

 

研究结果已发表於国际知名科学期刊《Cell Host & Microbe》。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未能根治

 

肠易激综合症是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特徵是大便不规律、腹部不适和腹胀。据估计,香港约有 7% 成年人受该病症影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是该病症最常见的类型,并无根治方法,大多数临床治疗都集中於缓解症状。

 

血清素是调节肠道蠕动的主要神经传导物质。以往研究显示,增加制造血清素会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胃肠道症状。此外,亦有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在调节血清素水平方面能发挥作用。然而,当中涉及的细菌种类,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如何调节血清素制造的分子机制仍有待厘清。

 

「活泼瘤胃球菌」产生「苯乙胺」及「色胺」为诱发因素

 

为探讨根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方案,由浸大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及曾肇添中医药临床研究教授卞兆祥教授、教学科研部助理教授王凯亮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学人翟李翔博士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290名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检视了数千种食物成分及其分解物,发现他们的粪便含有大量苯乙胺和色胺。苯乙胺和色胺是由微生物消化膳食蛋白时所产生的微量芳香胺,并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腹泻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小鼠被喂食苯乙胺或色胺后,大便次数和结肠分泌物均有增加,而这些都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主要症状。

 

团队又发现,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粪便样本中大量存在肠道细菌「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而苯乙胺和色胺则主要由这种细菌制造。此外,把这种细菌移植到小鼠的肠道后,小鼠会出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腹泻症状。这些结果显示,由「活泼瘤胃球菌」制造的苯乙胺和色胺,可以在没有其他风险因素下,在哺乳类动物诱发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

 

苯乙胺和色胺刺激血清素制造

 

研究团队继而进行一系列实验,以了解苯乙胺和色胺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机制。结果显示,苯乙胺和色胺通过激活「微量胺相关受体」 (TAAR1),直接刺激肠道内的「嗜铬细胞」产生血清素,继而诱发肠道蠕动和分泌失调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

 

团队接着研究以「苯乙胺/TAAR1通路」为标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潜力。他们以移植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粪便样本的小鼠作实验,发现使用特定的抑制剂阻止TAAR1被激活,能有效减轻腹泻症状。

 

新治疗方案的前景

 

翟李翔博士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微生物群如何导致肠道蠕动失调的机制,并发现『苯乙胺/色胺/TAAR1通路』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新治疗标靶。」

 

卞兆祥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经常出现腹泻及腹痛,令生活质素降低。研究的发现为以抑制该通路为基础,发展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新疗法带来希望。」

 

研究团队还发现,低「苯丙氨酸」含量的饮食,可减少微生物产生苯乙胺和色胺,从而抑制小鼠的肠道蠕动。膳食中的苯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会被消化分解成苯乙胺。低蛋白含量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面包等,苯丙氨酸含量相对较低。

 

王凯亮博士表示:「制订策略以减少微生物把膳食氨基酸转化为苯乙胺和色胺,例如控制饮食,以减少摄取苯丙氨酸含量较高的高蛋白食品,或是控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