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浸大科研项目荣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

返回

Research Team

(左起)龙康乐博士、江丽君博士、黄嘉良教授和麦乃岐教授凭《多功能荧光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基础研究及生物应用》荣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家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奬(科学技术)评审结果,由香港浸会大学领导的科研团队凭《多功能荧光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基础研究及生物应用》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奬共颁发289个奖项,香港学者共获五个奖项。

 

浸大化学系教授及系主任、莫民雄博士化学教授黄嘉良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备新型特殊功能的小分子荧光材料。小分子发光材料因其光电性质可调的特点,在荧光探针、有机电致发光、太阳能电池光敏剂等领域有著广泛应用。基於稀土离子独特的电子组态,稀土配合物具备从紫外、可见光到红外光区的发射,且荧光寿命长、量子产率高,在医学成像和诊断等热门领域有著重要的应用前景。

 

research
由黄嘉良教授(中)、龙康乐博士(右)和罗嘉丽博士组成的团队,研发出有效对付EB病毒相关癌症的新一代双重靶向性药物。

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浸大化学系助理教授龙康乐博士、生物系麦乃岐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罗嘉丽博士、研究助理教授江丽君博士和化学科学系讲座教授黄永德教授。项目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稀土配合物小分子在稀土光学领域内的重要突破(JACS, 2011, 20120-122)
  2. 光控诊疗类稀土配合物小分子的设计策略(PNAS, 2014, E5492-497; J.Med. Chem., 2017, 8923-932)
  3. 生物分子/靶点响应性萤光小分子的开发(Chem. Sci., 2016, 2151-156; Nat. Biomed. Eng., 2017, 0042)

是次获奖项目对於进一步支持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推进新型功能性小分子,尤其对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一度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由国家教育部举办,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此重要的科技专项奖主要奖励全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组织。

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历届香港得奬链结:https://www.bhkaec.org.hk/a/54227-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