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黄嘉良教授:为癌症患者燃点希望

返回

Prof Wong

 

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教授及系主任、莫民雄博士化学教授黄嘉良教授最近成为科研新闻的焦点。黄教授目前致力研究生物无机化学、发光材料、镧系元素化学和光谱学。他所参与的两个研究团队,近日分别在癌症课题上取得重大发现。

 

尿液测试评估前列腺癌风险

 

Book cover
Fig. 1

现时,普遍用作诊断前列腺癌的医疗程序有两种,分别是直肠指检(DRE),即由医生临床检查前列腺的后方部份;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血液(PSA)测试,血液中PSA水平较高者一般被视为与前列腺癌有关。

 

然而,如图一显示,PSA水平升高的人通常没有罹患前列腺癌,而一些前列腺癌患者不但PSA水平没有升高,而且DRE的异常结果通常被界定为非癌性。误诊导致病人要接受活组织检查,即不必要地从前列腺取出可疑组织样本。

 

黄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吴志辉教授和赵家锋医生合作,研发出一种可替代PSA测试的新测试。他们发现前列腺癌患者的精胺水平通常较低,精胺是尿液中的一种生物分子。因此,团队研究出一项能检测尿液中精胺含量的新测试,并提供「精胺风险评分」。新测试将会於市场面世。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徵,这种非入侵性而且方便的测试可避免四成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增加及时治疗的机会,并且对今后前列腺癌的诊断大有帮助。

 

对EB病毒相关癌症具双重靶向性药物

 

这项治疗晚期EB病毒相关癌症的发现令我感到非常自豪。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有益於大众健康的新发现。

EB病毒是一种已经感染了超过全球九成人类的常见病毒,它对几种癌症,例如在香港和华南地区非常普遍的鼻咽癌,起关键作用。黄教授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针对EB病毒相关癌症的新一代药物治疗。

 

黄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制的肽(peptide)类新药物,是首个能同时针对LMP1和EBNA1两种EB病毒蛋白的靶向性药物。这两种蛋白质若结合在一起,可以繁殖并最终导致肿瘤,而这种新药物有预防作用。此项研究最近已刊登於学术界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PNAS》。「这项治疗晚期EB病毒相关癌症的发现令我感到非常自豪。」黄教授表示。「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有益於大众健康的新发现。」

 

浸大诚挚祝贺黄教授取得骄人研究成果,并期待他未来取得更多的成就。

 

 

Project

由黄嘉良教授(中)、吴志辉教授(右)与赵家锋医生(左)共同研发的「精胺风险评分」前列腺癌诊断方法,获刊登於美国科学促进会刊物《Eurek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