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粤港高校「1+1+1」联合资助计划於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北师港浸大)举行启动仪式,标志着15项跨境科研合作项目正式啓动。此举深化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与北师港浸大的创新协作,所有获资助项目均由两校学者共同担任首席研究员。
政学领袖云集见证
仪式由浸大副校长(研究及拓展)吕爱平教授与北师港浸大副校长(研究和拓展)潘建新教授共同主持。浸大校长衞炳江教授、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交流合作处处长杨慧芳、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戴舸以及两校高层代表均出席见证。
三方协力推动尖端科研
该计划获近9,000万人民币种子基金支持,在2024至2026年三年期间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浸大及北师港浸大三方共同推动,聚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及跨学科应用等策略性领域。每个项目均由浸大与北师港浸大研究团队联合主导,致力实现重大科技突破。
浸大校长衞炳江教授强调此计划将成为深化两校科研协作的重要平台,充分整合粤港资源优势,加速培育具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他期望计划在大湾区产生协同效应,融合粤港科研实力与学术网络,推动科技及教育发展。
陈致教授强调计划以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及跨学科创新为核心,指出首届15项旗舰项目彰显计划与国家发展方向及前沿科技需求的深度契合。他进一步指出,此倡议有助强化北师港浸大与浸大的学术协作,并为粤港两地科技创新的深度合作打开新局面。
证书颁授深化交流
仪式上,主礼人员向项目负责人颁发证书,象徵合作正式落地。两校代表一致认同计划对培育高影响力成果的关键作用。会后更安排专题交流环节,为2025年啓动的跨境科研协作揭开序幕。
获资助项目名单∶
| 浸大首席研究员 | 北师港浸大首席研究员 | 项目名称 |
1 | 陈东龙博士 | 实时安全的手语识别与生成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 |
2 | 王庆国教授 | 大规模文本属性图的异常检测研究与应用 | |
3 | 张慧教授 | 高精度三维数字资产采集系统、与重建生成算法研发以及在新闻与艺术科技场景的应用 | |
4 | 苏伟峰教授 | 基於视觉的无标记举重专项技术动作追踪及受力分析研究 | |
5 | 吴盖宇教授 | 制度变迁与港口系统发展的路径依赖:基於数据科学的大湾区时空动态分析 | |
6 | 孟蕊博士 | 整合人工智能与功能代谢组学策略构建肝脏系统疾病演化发展的诊断分子图谱 | |
7 | 王玉亮教授 | 反散射问题的深度学习方法研究 | |
8 | 庄以仁教授 | 先秦时代青铜钟的数字研究: 音、形、创 | |
9 | 王兮博士 | 人工智能辅助档案(AMA)--交互式叙事生成的革命性方法 | |
10 | 潘建新教授 | 脑成像数据的深度统计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 | |
11 | 吴奖伦教授 | 结合影像技术与时空复杂性分析用於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与神经调控 | |
12 | 卓伟鹏博士 | 面向大规模无规则IoT传感器数据的图神经网络的优化与加速及其在国产NPU上的适配 | |
13 | 徐宝军教授 | 基於近红外有机探测器与人工智能算法的中药材真伪与优劣快速检测 | |
14 | 邸亚娜教授 | 数据驱动的科学与工程计算算法与软件 | |
15 | 石磊教授 | 奥运参赛运动员健康保障和运动表现AI系统的研发 |
下一则新闻
08.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