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重塑水下的石壁古村

返回
Shek Pik

在悠长岁月里,人类的历史书写多是由陆上人执笔;海洋文化或水边社群的故事往往被忽略,甚少留下文字纪录,但若要追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真貌,应会发现水上文化与陆上文化一直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以香港为例子,早於开埠前,以海为家的水上社群和在陆上诞生的村落文化一直紧密互动,交织出很多耐人寻味的传说和故事,留存不少珍贵的遗迹。

 

浸大历史学者正开展研究项目,追溯华南地区发生的水陆故事,并应用崭新科技如摄影测量法(Photogrammetry)和文物信息模型(Heritage Information Modelling) 技术,呈现水下的石壁乡古村群的景貌,将有助香港政府规划在南大屿区开展的保育计划,并可让普罗大众认识大屿山和华南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

 

保育南大屿蕴藏的悠久历史

 

大屿山为香港最大的岛屿,是热门的郊游胜地,但其丰富的历史文物与文化却鲜为人知。历史系钟宝贤教授与研究团队正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计划「埋藏在水下的大屿山故事—石壁传奇」,结合新科技与历史研究,如口述历史、文献、历史图像、影像和立体电脑模型等资料,发掘和呈现石壁的故事。

 

石壁位於大屿山南部一个青翠山谷之中,昔日原有历史悠久的石壁乡古村群及红树林水边聚落,村民在山谷内开垦了层层梯田,多以种稻米为生。村内有一座侯王庙,为区内最早诞生的庙宇之一,在村民的口述历史中仍存留了宋帝避乱南逃的传说。

 

石壁原为华南区内一处重要的船艇取水和避风湾头,石壁山谷濒海处有一红树林,林中有风水石,村民称之为「龙珠」,为水上船艇停聚之处,而岸边河海汇聚之处则有一座天后庙。

 

石壁乡有四条村落,分别是石壁大村、坟背村、岗贝村和坑仔村。在上世纪60年代初,香港政府为纾缓食水荒,在上址筑建堤坝、辟建水塘,将山谷内的村落与湾头淹没在水塘底部,村民亦先后被迁离上址。水淹前,有考古学者赴石壁开展发掘工作,在上址附近发现了陶器与石器,并推算出信史前已有人类在石壁居住及活动。

 

钟教授的研究将为石壁乡的遗址作较准确的纪录,并以区内两所庙宇作为切入点,探讨大屿山的文化与历史。她说:「石壁乡的天后庙反映了水上人的文化传统,侯王庙则揭示陆上村落群的习俗与生活,并揭示宋室南迁这个汉人的传说如何传入华南。这些庙宇的故事有助我们追溯大屿山的发展,以及不同文化和社群的迁徙路线。」

 

使用新科技重现已消失的村落群

 

科技日益进步,为历史研究和保育工作带来新的可能性。现时,石壁水塘底部仍存留著昔日旧村屋的墙基、围墙和田基的遗迹。研究团队运用摄影测量法技术来扫描遗址的景貌,配合文献纪录、航空地图、测量图及口述历史等资料,计算出昔日村落的规模、大小、庙宇及村屋的外观。钟教授说:「虽然村内不少古迹都被水淹没了,但每年於3至6月旱季期间,部分仍残留在水塘底的旧村遗迹会露出水面,我们透过航拍与电脑扫描技术,可以掌握到原址的规模、结构和历史面貌;再透过文物信息模型技术,可在虚拟空间,呈现石壁乡古村群和周边壮丽山谷的景貌。」

 

项目将重构石壁乡,让人恍如置身其中。钟教授说:「研究人员亦透过口述历史,向当年亲历迁村的村民搜寻人文故事,了解他们使用的建筑技术与物料,以及流传在石壁山谷里的传说与故事。当游人前往石壁水塘时,可以透过科技在现场看到水下石壁乡的景貌、听到埋藏在水下的声音和了解当年村民的故事,加深认识香港及华南地区的文化历史。」

 

开拓遗产研究的新领域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历史系刘咏聪教授、罗碧琳博士、郭锦洲博士,以及香港注册建筑师林中伟先生及陈翠儿小姐。研究团队希望,除了保育珍贵的历史和文物遗产之外,亦可透过这项目探索历史研究如何与新科技结合,开拓出研究新领域。

 

钟教授说,香港目前使用文物信息模型展示的都是仍然存留的历史建筑物,而浸大研究团队将运用这技术来重现已消失的历史遗址,会突破现时做法。「文物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透过这计划作试验,协助粤港两地政府将来在其他地点应用这技术,也借此与国际学者和保育机构进行知识交流及转移。」

 

她表示,现时既有区块链(blockchain)和非同质化代币(NFT)等创新技术,为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发展方向。「我们过往常以为古迹被拆掉后,若要把它重现,它最终只能以虚拟博物馆的方式作归宿,现在则可以借助新科技,探索更多可能性。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文化遗产在未来将会以全新的模式来呈现或传承。文物遗产的保存方式正迎来一个未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