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重塑水下的石壁古村

返回
Shek Pik

在悠長歲月裡,人類的歷史書寫多是由陸上人執筆;海洋文化或水邊社群的故事往往被忽略,甚少留下文字紀錄,但若要追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真貌,應會發現水上文化與陸上文化一直互為表裡、相互影響。以香港為例子,早於開埠前,以海為家的水上社群和在陸上誕生的村落文化一直緊密互動,交織出很多耐人尋味的傳說和故事,留存不少珍貴的遺蹟。

 

浸大歷史學者正開展研究項目,追溯華南地區發生的水陸故事,並應用嶄新科技如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和文物信息模型(Heritage Information Modelling) 技術,呈現水下的石壁鄉古村群的景貌,將有助香港政府規劃在南大嶼區開展的保育計劃,並可讓普羅大眾認識大嶼山和華南地區豐厚的文化底蘊。

 

保育南大嶼蘊藏的悠久歷史

 

大嶼山為香港最大的島嶼,是熱門的郊遊勝地,但其豐富的歷史文物與文化卻鮮為人知。歷史系鍾寶賢教授與研究團隊正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計劃「埋藏在水下的大嶼山故事—石壁傳奇」,結合新科技與歷史研究,如口述歷史、文獻、歷史圖像、影像和立體電腦模型等資料,發掘和呈現石壁的故事。

 

石壁位於大嶼山南部一個青翠山谷之中,昔日原有歷史悠久的石壁鄉古村群及紅樹林水邊聚落,村民在山谷內開墾了層層梯田,多以種稻米為生。村內有一座侯王廟,為區內最早誕生的廟宇之一,在村民的口述歷史中仍存留了宋帝避亂南逃的傳說。

 

石壁原為華南區內一處重要的船艇取水和避風灣頭,石壁山谷瀕海處有一紅樹林,林中有風水石,村民稱之為「龍珠」,為水上船艇停聚之處,而岸邊河海匯聚之處則有一座天后廟。

 

石壁鄉有四條村落,分別是石壁大村、墳背村、崗貝村和坑仔村。在上世紀60年代初,香港政府為紓緩食水荒,在上址築建堤壩、闢建水塘,將山谷內的村落與灣頭淹沒在水塘底部,村民亦先後被遷離上址。水淹前,有考古學者赴石壁開展發掘工作,在上址附近發現了陶器與石器,並推算出信史前已有人類在石壁居住及活動。

 

鍾教授的研究將為石壁鄉的遺址作較準確的紀錄,並以區內兩所廟宇作為切入點,探討大嶼山的文化與歷史。她說:「石壁鄉的天后廟反映了水上人的文化傳統,侯王廟則揭示陸上村落群的習俗與生活,並揭示宋室南遷這個漢人的傳說如何傳入華南。這些廟宇的故事有助我們追溯大嶼山的發展,以及不同文化和社群的遷徙路線。」

 

使用新科技重現已消失的村落群

 

科技日益進步,為歷史研究和保育工作帶來新的可能性。現時,石壁水塘底部仍存留著昔日舊村屋的牆基、圍牆和田基的遺蹟。研究團隊運用攝影測量法技術來掃描遺址的景貌,配合文獻紀錄、航空地圖、測量圖及口述歷史等資料,計算出昔日村落的規模、大小、廟宇及村屋的外觀。鍾教授說:「雖然村內不少古蹟都被水淹沒了,但每年於3至6月旱季期間,部分仍殘留在水塘底的舊村遺蹟會露出水面,我們透過航拍與電腦掃描技術,可以掌握到原址的規模、結構和歷史面貌;再透過文物信息模型技術,可在虛擬空間,呈現石壁鄉古村群和周邊壯麗山谷的景貌。」

 

項目將重構石壁鄉,讓人恍如置身其中。鍾教授說:「研究人員亦透過口述歷史,向當年親歷遷村的村民搜尋人文故事,了解他們使用的建築技術與物料,以及流傳在石壁山谷裡的傳說與故事。當遊人前往石壁水塘時,可以透過科技在現場看到水下石壁鄉的景貌、聽到埋藏在水下的聲音和了解當年村民的故事,加深認識香港及華南地區的文化歷史。」

 

開拓遺產研究的新領域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歷史系劉詠聰教授、羅碧琳博士、郭錦洲博士,以及香港註冊建築師林中偉先生及陳翠兒小姐。研究團隊希望,除了保育珍貴的歷史和文物遺產之外,亦可透過這項目探索歷史研究如何與新科技結合,開拓出研究新領域。

 

鍾教授說,香港目前使用文物信息模型展示的都是仍然存留的歷史建築物,而浸大研究團隊將運用這技術來重現已消失的歷史遺址,會突破現時做法。「文物信息模型技術的應用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希望透過這計劃作試驗,協助粵港兩地政府將來在其他地點應用這技術,也借此與國際學者和保育機構進行知識交流及轉移。」

 

她表示,現時既有區塊鏈(blockchain)和非同質化代幣(NFT)等創新技術,為文化遺產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發展方向。「我們過往常以為古蹟被拆掉後,若要把它重現,它最終只能以虛擬博物館的方式作歸宿,現在則可以借助新科技,探索更多可能性。隨着元宇宙技術的發展,我們相信文化遺產在未來將會以全新的模式來呈現或傳承。文物遺產的保存方式正迎來一個未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