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浸大学者创新研究阐明人工智能在增强政府营运和地方治理中的变革性作用

返回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李亦然博士团队进行的创新研究阐明人工智能在增强政府营运和地方治理中的变革性作用。此项研究题为“敏捷治理:探索人工智能在中国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Making governance agile: exploring 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s local governance”,已发表於公共政策与行政(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该刊为公共行政领域的顶级国际学术期刊,香港理工大学的学者对本研究亦有所贡献。

 

李博士的团队以一个正在数码转型的中国城市作试点,进行有关人工智能部署的整体研究,强调人工智能如何有助创造公共价值和增强服务。分析指出,当地政府现正利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推动数码转型,并建立“政府即平台”(GaaP),旨在从根本上重塑政府的营运、流程和系统,实现敏捷治理。作为信息革命和敏捷治理的基石,人工智能不仅具有自主性,亦能以学习和识别模式决策。它在改善公共机构的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政府无缝提供公共服务,从数据中获取更大的价值,并实现敏捷性。

 

李博士的团队通过结合主题建模和定性分析的混合方法,发现政府优先考虑与内部利益相关的运营性公共服务,而非强调在公共部门以外创造价值的策略性公共服务。他们确定公共部门人工智能部署的四个维度:数据集成、政策创新、智能应用和协作。李博士的团队亦通过复杂的案例研究阐明人工智能在地方治理中的两个角色—“人工智能笼子”和“人工智能同事”。人工智能不仅通过规范公共员工的行为来提高效率,还可增强决策能力,从而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敏捷性。

 

“人工智能笼子”指人工智能在所有服务交付阶段建立健全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平台的作用。它帮助规范前线员工的行为,从而确保公共服务的提供更一致可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同事”是人工智能技术更互动的层面。它支援前线员工的决策过程,从而增强公共服务提供的敏捷性。这样,人工智能促使公共部门更快捷适应多变的情况,更有效满足公民需求。

 

此研究在我们理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地方治理方面实为一大进展。它强调人工智能驱动政策创新、整合和分析大量数据、以及促进协作和智能应用的潜力,彻底改变了公共服务的交付方式。

图表3:政策档主题间距离图

图表3:政策档主题间距离图

图表5:普通雇员与人工智慧政府雇员工作流程比较

图表5:普通雇员与人工智慧政府雇员工作流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