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浸大學者創新研究闡明人工智能在增強政府營運和地方治理中的變革性作用

返回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李亦然博士團隊進行的創新研究闡明人工智能在增強政府營運和地方治理中的變革性作用。此項研究題為“敏捷治理:探索人工智能在中國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Making governance agile: exploring 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s local governance”,已發表於公共政策與行政(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該刊為公共行政領域的頂級國際學術期刊,香港理工大學的學者對本研究亦有所貢獻。

 

李博士的團隊以一個正在數碼轉型的中國城市作試點,進行有關人工智能部署的整體研究,強調人工智能如何有助創造公共價值和增強服務。分析指出,當地政府現正利用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推動數碼轉型,並建立“政府即平台”(GaaP),旨在從根本上重塑政府的營運、流程和系統,實現敏捷治理。作為信息革命和敏捷治理的基石,人工智能不僅具有自主性,亦能以學習和識別模式決策。它在改善公共機構的管理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政府無縫提供公共服務,從數據中獲取更大的價值,並實現敏捷性。

 

李博士的團隊通過結合主題建模和定性分析的混合方法,發現政府優先考慮與內部利益相關的運營性公共服務,而非強調在公共部門以外創造價值的策略性公共服務。他們確定公共部門人工智能部署的四個維度:數據集成、政策創新、智能應用和協作。李博士的團隊亦通過複雜的案例研究闡明人工智能在地方治理中的兩個角色—“人工智能籠子”和“人工智能同事”。人工智能不僅通過規範公共員工的行為來提高效率,還可增強決策能力,從而提高公共服務提供的敏捷性。

 

“人工智能籠子”指人工智能在所有服務交付階段建立健全的技術基礎設施和平台的作用。它幫助規範前線員工的行為,從而確保公共服務的提供更一致可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同事”是人工智能技術更互動的層面。它支援前線員工的決策過程,從而增強公共服務提供的敏捷性。這樣,人工智能促使公共部門更快捷適應多變的情況,更有效滿足公民需求。

 

此研究在我們理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地方治理方面實為一大進展。它強調人工智能驅動政策創新、整合和分析大量數據、以及促進協作和智能應用的潛力,徹底改變了公共服務的交付方式。

圖表3:政策檔主題間距離圖

圖表3:政策檔主題間距離圖

圖表5:普通僱員與人工智慧政府僱員工作流程比較

圖表5:普通僱員與人工智慧政府僱員工作流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