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浸大研究显示五成半新冠患者出现后遗症

返回

banner visual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中医药学院发现,五成半在去年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间向「浸大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求诊的患者在确诊感染新冠后半年至一年,仍出现最少一种长新冠症状,最常见是疲倦、脑雾和咳嗽。

 

研究又发现在感染新冠后服用中药的患者,快速测试转呈阴性的时间比未服用中药的患者短,且症状明显减轻。相关研究结果已透过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发表。

 

浸大在2021年底香港爆发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间,成立「浸大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为新冠病人提供免费遥距诊疗服务。浸大中医药学院的专家组又参考内地的诊疗方案和临床经验,制定《香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方案》,作为浸大新冠病毒临床诊疗规范。浸大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根据该方案,为新冠患者、紧密接触者及照顾者作诊断、治疗和预防。

 

咳嗽是感染初期最常见新冠症状

 

浸大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卞兆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浸大远程医疗中心在第五波疫情期间所收集的病人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团队分析约13,000名在2022年3月中至5月初受感染并接受居家隔离的新冠患者,在确诊后第一至四周的症状。

 

结果显示,93%患者出现最少一种症状。感染第一周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91%)、咯痰(75%)、咽干(50%)及咽痛(44%)。17%患者在感染四周后仍出现上述症状,尽管大部分症状会随时间续渐减退,惟出现疲倦的情况呈上升趋势。

 

服用中药较快转阴

 

研究团队又从该批患者中,按年龄、性别和疫苗注射记录等,筛选311名在确诊后10天内曾服用五天中药的患者,以及311名在确诊后10天内没有服用任何中药的患者,以比较中药的疗效。

 

结果显示,在感染新冠后10天内服用中药的患者,其快速测试转呈阴性的时间中位数是七天,出现的症状种类中位数是四种,症状比未服用中药的患者明显减轻;未服用中药患者转阴的中位数是八天,症状种类中位数是11种,反映中药是治疗新冠感染的有效方案。

 

五成半病人感染半年仍后有「长新冠」症状

 

研究团队又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根据浸大远程医疗中心数据库的记录,以电话跟进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求诊的新冠患者,以了解他们在感染半年至一年后的症状及风险因素,成功访问6,242人。

 

研究发现,55%患者在调查期间仍有最少一种长期症状,即「长新冠」或「新冠后遗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倦(36%)、脑雾(34%)和咳嗽(31%)。此外,女性、中年人士、肥胖人士、有其它伴随疾病如眼或耳鼻喉科、消化系统、呼吸道、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感染初期症状多的患者在感染新冠后,更容易出现长新冠。而注射三针或以上疫苗与是否出现长新冠并无明显关联。

 

卞教授说:「浸大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成立远程医疗中心免费治疗新冠病人。我们分析中心的数据,藉此加深医学界对新冠病毒感染前中期的症状特点,以及新冠后遗症的认识,并让大众了解中医在治疗新冠病毒方面,有显著的成效。研究结果亦反映中医远程医疗可作为香港医疗保健及疾病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针对长新冠问题,卞教授的团队亦展开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包括糖尿病新冠患者调查,以及由浸大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的临床试验,以研究参灵草口服液对改善长新冠疲劳的疗效、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新冠病毒的影响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