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news

人才100系列故事:贝臻雅博士

返回

Dr Birman

 

Dr Eugene Birman

 

贝臻雅博博士
浸大文学院音乐系助理教授

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

富布莱特学人

古根汉姆基金奖最年轻的得主之一

一个「富戏剧性而且激情澎湃」的作曲家

一个兼具创造力与思辨性的艺术匠人

「冰」与「火」

如果你在浸大的校园中,与贝臻雅博士不期而遇,你绝对不会联想到眼前这个一身休闲打扮、活力十足的年轻人,就是被英国广播公司赞誉为曲风「富戏剧性而激情澎湃」的全球知名作曲家。

 

是的,他就是贝臻雅博士。

 

一个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世界频道及法国广播电台等新闻平台争相报道的「新生代」乐坛的佼佼者。 

 

他的音乐作品曾得到世界不少著名管弦乐队、乐团和独立表演者演绎,包括伦敦爱乐乐团、英国合唱团BBC Singers和拉脱维亚广播合唱团,由他谱出的音符曾响彻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以至纽约市卡内基音乐厅。

 

 

1
2019年在马德普拉塔市立剧院与乐队Ensamble Aural和女中音Iris Oja为乐曲《Pensêes》(2019)举行世界首演。

贝臻雅博士平日低调内敛,俊朗年轻的样子就如同一个千禧代的交换生。然而,只要你和他交谈起来,不出几分钟,就会被他那温厚的声线、深邃的思想所吸引。如同他创作的歌剧乐曲一样,瞬间就抓紧了听众的情绪。

 

贝臻雅博士将内心的波涛汹涌,真挚的情感以及如火的热情投入到音乐作品中,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与影响,而他本人亦透过作品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研究目标是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以找出解决方案。」

 

贝臻雅博士认为艺术家必须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也要在作品中表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技能以外,艺术家如能掌握自己的特质,并忠於这份特质,便能打造绝佳作品。」

「乐」与「恶」

2
2018年在意大利托斯卡尼与乐团 ContempoArtEnsemble、女中音Iris Oja和指挥家Nils Schweckendiek为芬兰古典音乐唱片公司Alba Records录制《Nostra Culpa: Vocal Music by Eugene Birman》唱片。

对於贝臻雅博士来说,艺术的价值并非在於纯粹创作,而是能够透过作品达致更远大的目标,因此他的歌剧乐曲题材经常针砭时弊,触及国际金融危机、俄罗斯边境条约及假新闻等议题。

 

他不求於作品中加入个人观点,反而深信音乐应是一个不偏不倚的媒介,希望乐曲能够拓阔对话空间,引发思考。

 

贝臻雅博士与歌剧作家Scott Diel合作的清唱剧《Nostra Culpa》(於拉丁文中指「我们的过失」),其歌词灵感就是来自美国经济学家Paul Krugman及前爱沙尼亚总统Toomas Hendrik Ilves有关经济危机的观点,有关内容分别於《纽约时报》的专栏及推特公开。

 

「推特好比沟通的一种艺术形体,而作曲家的工作就是把诗词谱成乐章。」

 

 

有些社会问题应受到关注,而音乐正是一个不偏不倚的讨论媒介。

贝臻雅博士

浸大音乐系

贝臻雅博士认为《Nostra Culpa》至今仍能引起大众共鸣在於当年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退。「有些社会问题应受到关注,而音乐正是一个不偏不倚的讨论媒介。」

 

贝臻雅博士期望透过音乐作品为社会带来实质影响。无惧权威的他专注於打造与不同社会议题相关的音乐作品,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全新创作路向,这份坚持同时为他赢得2018年古根汉姆基金奖。

 

「我享受创作有趣题材的乐曲,如同这次以『假新闻』为题材的创作,我乐於思考如何为作品增添戏剧性。我们说的都是真人真事,但碍於细节太复杂,报章未必有兴趣刊载。我希望能透过音乐说出他们的心声,把他们的恐惧和期盼在充斥著假新闻的地方公诸於世。」

「研」与「教」

3
贝臻雅博士(左)和潘明伦教授(右)透过浸大创造性智能实验室进行跨学科研究。

三年前,贝臻雅博士辞去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职来到香港发展。透过浸大的「人才100」计划,他从来自全球的杰出学者中脱颖而出,加入浸大文学院音乐系担任助理教授。 

 

贝臻雅博士与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及孔宪绍博士音乐教授潘明伦教授的一次对话,令他坚定了入职浸大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以教研发展来改善社会的方向。

 

 

 

 

 

 

 

不少大学专注於延续及保留既有成果,浸大却锐意推动跨学科研究,开拓全新创意机遇。

贝臻雅博士

浸大音乐系

「我十分欣赏浸大认同以艺术作品作为研究成果。合作研究项目的成果不一定局限於发表论文或著作,亦可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拓阔研究的接触面及影响力。」 

 

在教学工作上,贝臻雅博士提倡创意,推动改变。他在教授「曲式与分析」一科时不会依书直说,而是透过生动活泼的讲解,与学生积极互动,探索乐章如何形成曲式。

 

「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正面影响,没有良师的循循善诱,学生难以取得成功。」

「践」与「行」

《空气颂》是贝臻雅博士最新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浸大创造性智能实验室推进的一个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由他与视觉艺术院助理教授伍韶劲先生共同担任艺术总监,结合歌声、装置艺术及大数据,引发观众反思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为音乐表演开拓了崭新模式。

 

「科学家和艺术家发表有关环境的研究和作品已为数不少,我们则希望从音乐及艺术角度来审视『呼吸』这一题材。」

 

他在谱写《空气颂》前,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陈黎博士合作,收集社交媒体上有关空气污染的评论,再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了让大众更易理解科学数据,他将研究结果融入音乐创作,根据演算法调整乐曲,以反映本地空气污染情况。

 

长约80分钟的《空气颂》於2020年11月公演,是贝臻雅博士迄今篇幅最长的作品,节目亦设有五分钟虚拟实境版本,以360度全景影像呈现。

 

贝臻雅博士说,《空气颂》的创作构思并非要揪出破坏环境的元凶,而是鼓励人们反思日常行为如何对环境造成影响。他认为,若果能够加深观众对空气质素及环境的体会,可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改变。 

 

 

VIDEO

《空气颂》预告

 

「艺」与「路」

拥有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的贝臻雅博士为富布莱特学人,亦是国际知名学术殊荣古根汉姆基金奖最年轻的得主之一。这位年青作曲家空闲的时间不多,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期间,他除了忙於推出《空气颂》等大型演出外,亦在筹划数个国际协作项目。

 

今年,他更会以驻场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全球首个以原创、新作及特别活动为主的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

 

他很感激获得不同的合作机会,以及以音乐作为职业的难得体验,推动他不断努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力争最佳表现。

 

贝臻雅博士坦言现实中的艺术家生涯并不如想像般华丽。「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必须保持稳定的表现和坚决的心志,还要懂得与人合作。即使取得一、两年的成功,亦绝不可以视为必然,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否则辛劳多时的成果可於瞬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