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人才100系列故事:貝臻雅博士

返回

Dr Birman

 

Dr Eugene Birman

 

貝臻雅博博士
浸大文學院音樂系助理教授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富布萊特學人

古根漢姆基金獎最年輕的得主之一

一個「富戲劇性而且激情澎湃」的作曲家

一個兼具創造力與思辨性的藝術匠人

「冰」與「火」

如果你在浸大的校園中,與貝臻雅博士不期而遇,你絕對不會聯想到眼前這個一身休閒打扮、活力十足的年輕人,就是被英國廣播公司讚譽為曲風「富戲劇性而激情澎湃」的全球知名作曲家。

 

是的,他就是貝臻雅博士。

 

一個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廣播公司世界頻道及法國廣播電台等新聞平台爭相報道的「新生代」樂壇的佼佼者。 

 

他的音樂作品曾得到世界不少著名管弦樂隊、樂團和獨立表演者演繹,包括倫敦愛樂樂團、英國合唱團BBC Singers和拉脫維亞廣播合唱團,由他譜出的音符曾響徹倫敦南岸藝術中心以至紐約市卡內基音樂廳。

 

 

1
2019年在馬德普拉塔市立劇院與樂隊Ensamble Aural和女中音Iris Oja為樂曲《Pensêes》(2019)舉行世界首演。

貝臻雅博士平日低調內斂,俊朗年輕的樣子就如同一個千禧代的交換生。然而,只要你和他交談起來,不出幾分鐘,就會被他那溫厚的聲線、深邃的思想所吸引。如同他創作的歌劇樂曲一樣,瞬間就抓緊了聽眾的情緒。

 

貝臻雅博士將內心的波濤洶湧,真摯的情感以及如火的熱情投入到音樂作品中,帶來強烈的藝術震撼與影響,而他本人亦透過作品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的研究目標是分析空氣污染的成因,以找出解決方案。」

 

貝臻雅博士認為藝術家必須接受他人的意見和想法,也要在作品中表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技能以外,藝術家如能掌握自己的特質,並忠於這份特質,便能打造絕佳作品。」

「樂」與「惡」

2
2018年在意大利托斯卡尼與樂團 ContempoArtEnsemble、女中音Iris Oja和指揮家Nils Schweckendiek為芬蘭古典音樂唱片公司Alba Records錄製《Nostra Culpa: Vocal Music by Eugene Birman》唱片。

對於貝臻雅博士來說,藝術的價值並非在於純粹創作,而是能夠透過作品達致更遠大的目標,因此他的歌劇樂曲題材經常針砭時弊,觸及國際金融危機、俄羅斯邊境條約及假新聞等議題。

 

他不求於作品中加入個人觀點,反而深信音樂應是一個不偏不倚的媒介,希望樂曲能夠拓闊對話空間,引發思考。

 

貝臻雅博士與歌劇作家Scott Diel合作的清唱劇《Nostra Culpa》(於拉丁文中指「我們的過失」),其歌詞靈感就是來自美國經濟學家Paul Krugman及前愛沙尼亞總統Toomas Hendrik Ilves有關經濟危機的觀點,有關內容分別於《紐約時報》的專欄及推特公開。

 

「推特好比溝通的一種藝術形體,而作曲家的工作就是把詩詞譜成樂章。」

 

 

有些社會問題應受到關注,而音樂正是一個不偏不倚的討論媒介。

貝臻雅博士

浸大音樂系

貝臻雅博士認為《Nostra Culpa》至今仍能引起大眾共鳴在於當年的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消退。「有些社會問題應受到關注,而音樂正是一個不偏不倚的討論媒介。」

 

貝臻雅博士期望透過音樂作品為社會帶來實質影響。無懼權威的他專注於打造與不同社會議題相關的音樂作品,也為自己開闢了一條全新創作路向,這份堅持同時為他贏得2018年古根漢姆基金獎。

 

「我享受創作有趣題材的樂曲,如同這次以『假新聞』為題材的創作,我樂於思考如何為作品增添戲劇性。我們說的都是真人真事,但礙於細節太複雜,報章未必有興趣刊載。我希望能透過音樂說出他們的心聲,把他們的恐懼和期盼在充斥著假新聞的地方公諸於世。」

「研」與「教」

3
貝臻雅博士(左)和潘明倫教授(右)透過浸大創造性智能實驗室進行跨學科研究。

三年前,貝臻雅博士辭去英國牛津大學的教職來到香港發展。透過浸大的「人才100」計劃,他從來自全球的傑出學者中脫穎而出,加入浸大文學院音樂系擔任助理教授。 

 

貝臻雅博士與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及孔憲紹博士音樂教授潘明倫教授的一次對話,令他堅定了入職浸大的決心,也更加堅定了以教研發展來改善社會的方向。

 

 

 

 

 

 

 

不少大學專注於延續及保留既有成果,浸大卻銳意推動跨學科研究,開拓全新創意機遇。

貝臻雅博士

浸大音樂系

「我十分欣賞浸大認同以藝術作品作為研究成果。合作研究項目的成果不一定局限於發表論文或著作,亦可通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呈現出來。一個成功的藝術作品,也可以拓闊研究的接觸面及影響力。」 

 

在教學工作上,貝臻雅博士提倡創意,推動改變。他在教授「曲式與分析」一科時不會依書直說,而是透過生動活潑的講解,與學生積極互動,探索樂章如何形成曲式。

 

「教師可以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沒有良師的循循善誘,學生難以取得成功。」

「踐」與「行」

《空氣頌》是貝臻雅博士最新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浸大創造性智能實驗室推進的一個跨學科合作研究項目,由他與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伍韶勁先生共同擔任藝術總監,結合歌聲、裝置藝術及大數據,引發觀眾反思空氣和環境污染問題,為音樂表演開拓了嶄新模式。

 

「科學家和藝術家發表有關環境的研究和作品已為數不少,我們則希望從音樂及藝術角度來審視『呼吸』這一題材。」

 

他在譜寫《空氣頌》前,與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陳黎博士合作,收集社交媒體上有關空氣污染的評論,再進行大數據分析。為了讓大眾更易理解科學數據,他將研究結果融入音樂創作,根據演算法調整樂曲,以反映本地空氣污染情況。

 

長約80分鐘的《空氣頌》於2020年11月公演,是貝臻雅博士迄今篇幅最長的作品,節目亦設有五分鐘虛擬實境版本,以360度全景影像呈現。

 

貝臻雅博士說,《空氣頌》的創作構思並非要揪出破壞環境的元凶,而是鼓勵人們反思日常行為如何對環境造成影響。他認為,若果能夠加深觀眾對空氣質素及環境的體會,可啟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改變。 

 

 

VIDEO

《空氣頌》預告

 

「藝」與「路」

擁有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的貝臻雅博士為富布萊特學人,亦是國際知名學術殊榮古根漢姆基金獎最年輕的得主之一。這位年青作曲家空閒的時間不多,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期間,他除了忙於推出《空氣頌》等大型演出外,亦在籌劃數個國際協作項目。

 

今年,他更會以駐場藝術家的身份,參與全球首個以原創、新作及特別活動為主的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

 

他很感激獲得不同的合作機會,以及以音樂作為職業的難得體驗,推動他不斷努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力爭最佳表現。

 

貝臻雅博士坦言現實中的藝術家生涯並不如想像般華麗。「從事藝術工作的人需要面對許多挑戰,必須保持穩定的表現和堅決的心志,還要懂得與人合作。即使取得一、兩年的成功,亦絕不可以視為必然,要時刻保持謙虛的心,否則辛勞多時的成果可於瞬間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