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通才達識:陳思賢教授

返回
Kenneth Paul Tan

陳思賢教授是最近透過「人才100」計劃加入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傳理學院的學者,他涉獵的學術領域極為廣泛,能夠將涵蓋政治科學、公共管理、政策研究、社會學、城市研究、文化研究和電影與媒體研究的跨學科知識,應用於多角度思考、闡釋論證和批判性分析。陳教授於2021年2月到浸大履新,於電影學院、新聞系和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

 

陳教授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社會和政治科學博士學位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 (國大) 開展他的教研生涯。在國大的二十多年間,他曾任教於政治科學學系與大學學者計劃,及後擔任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院長(學術事務)。陳教授是一名屢獲殊榮的教育家,他曾獲國大頒發最高殊榮—傑出教育者獎;亦曾獲選為國大教育學院理事會會長。他互動、體驗式和帶動社會變革的教學風格備受肯定。

 

Book cover
《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 (季風帶文化) (作者: 陳思賢 (2020) ; 譯:鄺健銘)

新加坡與香港:內爆對外爆?

 

陳教授在新加坡累積了豐富的跨學科研究經驗。他認為香港和新加坡雖然經常被相提並論,但近年兩個城市無論在民主、專制主義、國家能力以至所面對的各種危機,均令不少有趣的比較研究機會重新出現。

 

陳教授以內爆和外爆的比喻來解讀新加坡和香港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他警告性假設新加坡的發展已經到達頂峰,如今正在奮力掙扎,期望「再創高峰」;而他的部分研究正正要探討如何避免新加坡衰退,防止發生內爆。另一方面,香港近年的政治動盪,以及伴隨出現的民粹主義和兩極化,則可歸納成為引發外爆的催化劑。

 

浸大:一所創新的大學

 

綜觀浸大開設的學科、研究和公開活動,我發現這裡的學者正在探討很多非常有趣和跨領域的問題,切切實實地回應世界的關注。

作為一位紮根於跨學科教研的學者,陳教授對於加入浸大這個大家庭感到非常興奮。陳教授說:「綜觀浸大開設的學科、研究和公開活動,我發現這裡的學者正在探討很多非常有趣和跨領域的問題,切切實實地回應世界的關注。」他認為浸大對影響力的詮釋,相較很多領先國際的學府更為全面,而他亦樂意看見浸大獨特的個性、文化,以及其追求卓越的國際視野。

 

展望未來,陳教授明言:「我希望在浸大開展一個新項目,探討如何透過充滿創意的社交參與、創意藝術和媒體治療深陷兩極化的香港社會。這些連繫可以幫助社會復原,為困難的對話設置場景,從而調解社會各走極端的分歧。」

 

浸大很高興陳教授為大學帶來卓越的教研經驗,未來將攜手推動浸大成為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研究型博雅大學。

聯絡我們的研究人員

Kenneth Paul Tan

陳思賢教授

傳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