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古代絲綢的織造、功能與保育

返回
tabby weave
絲綢樣本的三維重組模型

項目簡介

現時關於公元前500至200年的絲綢研究,多着重於追溯工藝設計的改變及了解當時紡織技術。學者分析出土文物,推斷織造時期,以理解某類花紋裝飾出現時期,同時亦嘗試比對絲織品及其他物料,譬如青銅鏡上的紋飾。研究絲綢織造技術,始於研究八十年代出土大量絲織品的湖北省馬山一號楚墓及其他同期墓葬,該墓出土如錦、絹、紗、羅及綺等。有大量考古報告總結織造各種絲織品的技術,包括織造經、緯線所用的絲線數目及各類絲線的強靭度。可是,這些考古記錄及數據難以明確指出二千多年前古人製作某件紡織品的具體紡織方法。正因如此,重構當時紡織方法,了解這些方法與絲織品設計的關係,可補研究領域中的重要空白,亦有助以絲綢紡織為切入點,了解先秦時代至秦一統天下的過程。

 

古絲綢研究的一大挑戰,是絲綢保存 ──中國絲綢由中國蠶(Bombyx mori)蛹提取蠺絲紡織而成,為古代廣泛應用及耐用的天然纖維,出土的絲織品已十分脆弱。其中八十年代出土文物多已褪色、腐爛及破碎。保存出土文物,免受現代環境影響其品質,其成本非常昂貴,阻礙古代絲綢研究。現存的絲綢文物保育方式,沿用的做法,以物理及化學方法保存絲綢,亦有無可避免的破壞,損害蠶絲蛋白,改變其構造,不能改善絲綢耐用性之餘,加添外來化學物亦不符合現時文物保育要求。

 

有見及此,藝術史學家、文物保育專家、生物工程科學家組成跨學科團隊,打算解決這些難題。分子基因及生物科技日新月異,追求無損絲綢的保育方式,為研究古代絲綢帶來曙光。本研究中的生物材料跟蠶絲蛋白類近,可望用於保存及復修古代絲綢。湖北省博物館亦慷慨提供絲綢文物,包括一個公元前300-200年的珍貴出土絲綢樣本,以供團隊測試。

 

為了了解古代紡織絲綢過程,專家小組亦從顯微鏡照片,以電腦程式重塑絲綢的三維模型。建造三維模型技術有助了解經緯線交織狀況,學者更可快速分析、認定及重組織造方法及工藝設計,更可有助保育或重新織造等研究,從而更透徹了解古代紡織工業運作,以工業發展為主題,建構二千年多前古代中國的經濟社會面貌。

研究資助

  • 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

出版

  • (Forthcoming). “Chudi de daguimo shengchan – yi tongjing, sizhipin weili” 楚地的大規模生產——以銅鏡、絲織品為例 (Mass production in the Chu area – examples from bronze mirrors and textiles). “Chuwenhua yu Changjiang Zhongyou zaoqi kaifa guoji xueshu yantaohui,” in Chu Culture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楚文化與長江中游早期開發, Wuhan University.
  • 2018. “Cultural Interactions throughout the South China Sea,” in Voyages, Migration, and the Maritime World: On China’s Global Historical Role, eds. Ho Clara Wing-chung, Ricardo K. S. Mak, and Tam Yue-him, pp. 91-120. Berlin, Boston: De Gruyter Oldenbourg. DOI: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587685
  • 2018. “Helihuo Dao yu wenwu jiaoyi” 荷李活道與文物交易 (Hollywood Road and Trades of Antiques), in Helihuo Dao: xunmi wangri fenghua 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 (Hollywood Road: In Search of Past Splendor), eds. Zheng Hongtai 鄭宏泰 and Zhou Wengang 周文港, pp. 81-104. Hong Kong: Chung Hwa Book Company.
  • 2018. Wang, Jidong, Jiajia Dai, Kin-Sum Li, Jun Wang, Mingqiang Wei, *Mingyong Pang, “Cost-effective printing of 3D Objects with Self-Supporting Property,” The Visual Computer, pp. 1-13, DOI: https://doi.org/10.1007/s00371-018-1493-y

 

聯繫我們的研究人員

Dr Li Li

韓全斌教授

中醫藥學院

  • Dr Li Li,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Mr Chen Zifan, 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Hubei Provincial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