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於1961年成立,共設五個學系,包括生物系、化學系、計算機科學系、數學系和物理系,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科學課程。目前,本院約有2,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
願景
理學院銳意領先科學教育及科技發展,並致力提供卓越教學、進行前沿學術研究及積極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使命
全人教育
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充分發揮潛能及個人能力
創新研究
拓展創新、影響深遠和前沿的科學研究
科學素養
提升社會對科學和科技的素
理學院提倡跨學科方法,其研究活動集中於環境與健康、化學生物學、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我們為跨學科的創業和合作提供難得的機遇,以激勵學生取得學術成就,配合專業和知識上的需求。我們亦設有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以開拓創新及前沿的研究。
理學院院長
理學院數學系講座教授及數據科學講座教授
研究影響
理學院以「環境健康和數據分析」為重點研究領域,相關研究影響示例如下:
植物基因-環境交互作用的研究為水稻灌溉引進新策略,改變了中國大陸數百萬農民的農業做法。
我們在研究新興環境壓力源頭對生態及動物健康的影響方面,具領先的學術貢獻,引領着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
透過有機耕種和廢物管理策略以宣揚環境可持續性的概念,獲社會廣泛認可。
利用化學生物方法,我們研發出一種非侵入性方法用以早期診斷人類前列腺癌,及檢測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物。
我們研發的鐳射技術能夠分析古董和畫作的化學成份、氧化鋁納米結構以及薄膜,從而改變表面結構和光學屬性。
理學院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於消除瘧疾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供預測傳染病的時空數據分析。此方法更被採納為前線監測及控制的指導方針。
業界廣泛採納我們的大數據研究。理學院與香港天文台及環境保護署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當中包括對空氣質素及天氣預測的數據同化。
理學院乃創新及人類文化發展的核心,為環境議題提供解決方案,以保障這一代及下一代的健康。
重點研究範疇
為配合大學的《策略發展計劃2018-2028》和《人才100》計劃,理學院以「環境健康和數據分析」作為重點研究領域,為環境議題提供解決方案,以保障這一代及下一代的健康。
環境健康與數據分析:環境化學污染物在人類疾病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 化學生物學
(生物與化學系) - 流行病學研究與實驗模型
(生物與數學系) - 光學與健康信息學
(計算機科學與物理系)
- 大數據與建模
(計算機科學與數學系)
研究中心及研究所
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所
研究中心
- 北京-香港-新加坡非線性與複雜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 健康及醫療資訊學研究中心*
- 數學圖像及視像中心*
- 非線性研究中心*
- 量化系統生物學中心*
- 金衛醫療神經再生研究中心
- 高效能集群系統電腦中心*
- 天然健康產品研發中心^
- 有機電子科學卓越研究中心
- 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
- 統計學研究及諮詢中心*
服務中心
註:
* 計算及理論研究所 (ICTS) 為一個跨學科研究平台,並由九間研究所/研究中心構建而成。
^ 該中心位於中國大陸。
VIDEO
介紹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