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浸大國際研討會激發人工智能對人文及社會影響的討論

返回

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舉辦的「人文、社會與數字未來國際研討會」,於今天(3月21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揭幕。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由孔憲紹慈善基金支持,雲集來自全球學術界、商界、非政府組織和科技界的知名專家,從人文和社會的角度討論人工智能的影響。

 

為貫徹其跨學科教育和研究的策略方向,以及在近期確立的「人文及文化」重點研究領域,浸大致力促進以人文為導向的科技發展,並發掘以科技推動創意和探索知識前沿的潛力。浸大舉辦是次國際研討會,目的便是要激發香港和區內關於人工智能對人文和社會影響的討論。

 

研討會的開幕禮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鄧特抗教授蒞臨,聯同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以及校長衞炳江教授擔任主禮嘉賓。

 

陳鎮仁博士在致歡迎辭時表示:「浸大致力裝備下一代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我們的使命是創造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讓來自不同學科的師生聚首一堂,帶來創新和影響深遠的變革。今天我們超越學術界限,就著教育、倫理等多個領域,在不同的知識旅程展開討論。」

 

衞炳江教授表示:「浸大有見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的迅速冒起和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各種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因此舉辦是次研討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專家,匯聚東西方思想與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在倫理、社會、經濟發展及教育等方面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為研討會擔任主講嘉賓的傑出專家探討多個熱門議題,包括人工智能與倫理和人文的連繫,又審視人工智能對社會、文化、經濟、未來商業和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影響。

 

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及署理文學院院長周偉立博士表示,人工智能的應用日趨成熟,社會需盡快對人工智能的影響作跨界別、跨文化和跨地域的探討。藉着是次研討會,浸大希望引起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關注,並激發討論和探索解決方案。

 

浸大社會科學院院長黎永亮教授表示,舉辦是次研討會代表浸大積極支持香港引領區內以致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透過匯聚不同領域的行業領袖和專家,浸大希望從多元層面,探討人文、社會和數字科技之間的互動,為人文科學及文化發展與國際交流帶來新的視角。

 

研討會的主講嘉賓均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專家,包括2020年一丹獎得主、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史丹福大學Cheriton Family教授及物理與教育學榮譽教授Carl Wieman教授;倫敦大學學院教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Wayne Holmes博士;前世界經濟論壇人工智能主任及Good Tech Advisory行政總裁Kay Firth-Butterfield 女士;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法學與AI倫理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田豐先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執行主任 Dagmar Schäfer 教授;香港總商會總裁楊偉添先生;以及匡智會主席、前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

 

衞炳江教授及一丹獎基金會秘書長馬逸靈先生亦將於3月22日為研討會致閉幕辭。

 

如欲了解研討會的議程、完整的主講嘉賓名單及其討論主題,請瀏覽研討會的官方網站

(左起)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鄧特抗教授擔任「人文、社會與數字未來國際研討會」開幕禮的主禮嘉賓。

(左起)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鄧特抗教授擔任「人文、社會與數字未來國際研討會」開幕禮的主禮嘉賓。

(左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研究資助局主席唐偉章教授、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易飛先生、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教授出席研討會的開幕禮。

(左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研究資助局主席唐偉章教授、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易飛先生、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陳鎮仁博士,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教授出席研討會的開幕禮。

浸大代表與應邀擔任主講嘉賓的專家學者合照。

浸大代表與應邀擔任主講嘉賓的專家學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