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國語言文學系葛亮教授及其著作《燕食記》。
當代著名作家葛亮教授,憑着小說《燕食記》於月初榮獲第十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
葛教授近年的寫作題材圍繞嶺南文化,譬如粵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於《燕食記》中便佔有重要席位,而書中亦融入了不少粵語方言,好像「過江龍」等。生於江南的他來港至今二十多年,究竟是甚麼原因驅使葛教授心繫嶺南文化?他寫作的心路歷程又是如何?
海納百川的南方文化
葛亮教授於2007年加入浸大,現為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燕食記》外,葛教授近年投入以粵港為創作題材,接連出版如《飛髮》、《浣熊》等佳作。他認為這需要經年累月的準備:「一方面是情感的積聚,你真的是需要熱愛腳下這片水土方能下筆,因為讀者是可以從你書中感受到溫度的;另一方面你要對這個地域,它的傳統、根脈足夠的熟悉──我對自己有這方面的要求。」
葛教授近年透過著作,力求表達南方文化多元開放的一面,寫作重心從「家國三部曲」切入「南方圖志」可見一斑。由他早年的《朱雀》追尋故鄉煙火舊事、《北鳶》講述自身家族過往、《燕食記》藉粵港飲食文化發展呈現中國近代社會變遷,到新作《靈隱》映照粵港百年風雲,葛教授說:「嶺南作為敘事空間十分美妙,因為海洋文化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氣象。儘管南方敘事一直有北望傳統,但其實南方包含了江南、嶺南、西南等多元文化型態,其瑰麗與開放的質地,實際上足以跟中原文化遙相輝映。」
與粵語結緣
葛教授認為,粵語是嶺南重要的文化切片,並在文學創作中身體力行。《燕食記》中運用了大量的粵方言甚至粵俚,令香港讀者感到十分親切。在葛教授看來,粵語的表意優勢在其雅俗兼備,簡潔精準。他回想起千禧年由南京來港攻讀碩士,其間選修了古典詩詞課,導師用粵語誦讀耳熟能詳的詩句,卻讓他怦然心動。葛教授指出,粵方言保留了中古唐音,其表達維度亦相當豐富:「粵語讀詩的感覺很美妙,不僅因合轍押韻,平仄應和,更在於其體現出中文在語言審美層面獨特的韻律和意藴。」
他憶述當時發現粵語的魅力,便毅然決定要學習它,在電影至生活日常中汲取養分,「學習一門語言,其實也是一種文化體驗的過程。」
學者與作家──美妙的互補
既是學者,又是作家,葛教授認為兩者並無衝突,更是相互成全。在此層面,他談及其祖輩──著名藝術史家葛康俞教授的榜樣。「祖父在南京中央大學執教期間,一手鑽研藝術史論,一手潛心繪畫創作;其中『藝述相和』的觀點,不斷為我帶來新的啟示。」學者的身分,讓葛亮教授能夠自如地進行田野考察及資料查證,過程中建立起的文本邏輯亦促動他書寫小說作品。他以創作中篇小說《飛髮》為例,提到自己當時正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因而將有關研究成果恰如其分地運用至小說構思當中。
2022年,葛教授便是憑《飛髮》獲頒被譽為「全球華文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魯迅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香港作家。今年九月初,浸大公布第十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得獎名單,由葛教授以《燕食記》奪得首獎。被問到得獎感受,他深感榮幸之餘,形容獲獎於他而言別具意義:「若說方言入文,《紅樓夢》本身就是一座高山。」葛教授又提到《紅樓夢》與家鄉南京有着深厚淵源,讓他感到份外溫暖。
後記
訪問期間,葛亮教授多次強調「風起於青蘋之末」中「青蘋」的重要性,原因是歷史往往由微細處發端,由個體見微知著,漸成大觀。放眼未來,他希望筆下對歷史人物的演繹會有新空間,特別是勾畫這些人物「人之常情」的部分,因為往往是以此引發讀者的共情。
葛教授是享譽全球的作家,著有小說《朱雀》、《北鳶》、《燕食記》、《靈隱》,小說集《飛髮》、《浣熊》、《相忘江湖的魚》,文化隨筆《小山河》、《梨與棗》等。其作品被譯為英、法、意、俄、日、韓等多種語言。
上一則消息
下一則新聞
20.0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