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張昕之博士:信息混亂時代的溝通之道

返回
Dr Zhang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的助理教授張昕之博士

今天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假新聞、點擊誘餌,甚至煽動性、捏造和惡意操縱的內容,在這個信息混亂的時代,張昕之博士嘗試通過他的研究去防範這些無處不在的威脅。張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兩個領域:其一是普羅大眾如何通過溝通行為理解在數碼媒體上與公共事務和健康有關的資訊;其二是社交媒體計算機演算法如何改變媒體內容生產和傳播的方式

 

社交媒體上的連繫或斷交?

社交媒體讓人們可以通過主動關注好友、訂閱帳戶或加入討論群組,接收合乎他們喜好的信息,同時亦可以透過刪除或屏蔽某人來隔絕與自己信念不同的聲音。結果,人人都只瀏覽與自己信念和價值觀接近的信息,導致確認偏差,這種現象稱之為「回聲室效應」。

 

在信息混亂的時代,回聲室效應的出現尤為危險。全球成千上萬人所獲得的新聞信息,大多是為了迎合人們的觀點而將真相扭曲,甚或是徹底的謊言。

 

「我在2009年開始 博士生涯時 , 埋首於大量有關人們如何透過社交媒體彼此連繫的學術論文, 這些研究關注人們如何 用社交媒體 搜尋信息和進行 社交。可是十年之後,當我開展 我的一項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資助的項目時,我發現當前逼切的問題是要探討人們如何及為何要截斷彼此的連繫—例如刪除好友 (取消關注) 、 退出群組、 屏蔽 內容等等—以及中斷 與他人的聯繫 對人們的知識和行為會帶來什麼影響。」

 

抱持胸襟廣闊、審慎和經常嘗試開展開放和相互尊重的溝通,才是破冰的關鍵。

張昕之博士

傳理學院新聞系

張博士列舉了一些數字來分析現狀:2015年一項研究發現16%猶太以色列人的臉書帳戶曾經刪除好友或取消關注     某人。其後在2019年一項調查發現,美國有大約20%的互聯網用戶表示他們曾經刪除好友或取消關注某人。如今在張博士尚在進行的研究中,他發現類似的數字在香港正急遽增加至66%(封鎖或隱藏  帖文)和61% (刪除好友)。「封鎖帳戶或刪除好友本身並不會造成很大的隱憂,因為用戶有自由去建立和管理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信息來源。然而,長遠而言我們必須保持謹慎,因為在社交媒體上過於封閉自己,會失去接收各種各樣信息的機會,更甚的是,社交媒體平台會透過演算法,依據用戶的偏好提供個人化的新聞,造成更大的回聲室效應。抱持胸襟廣闊、審慎和經常嘗試開展開放和相互尊重的溝通,才是破冰的關鍵。」

 

如何進行事實查核?

 

fake news

社交媒體亦為糾正假新聞事實查核帶來挑戰。今天無論是由新聞機構或獨立專業機構提供的事實查核服務均漸趨普及。張博士現正進行的研究,就是要探討事實查核信息是如何產生,並如何有效地傳遞給公眾。例如,當事實與人們的信念相矛盾時,事實查核是否真的能有效地告訴某人某些事情是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通過事實查核又是否能令人對事情本身的了解更加透徹?一項研究發現,事實查核可能適得其反。張博士目前正在進行另一項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資助的項目, 該項目是一個比對香港、美國和荷蘭的跨文化研究項目計劃進行一系列新聞內容分析,以檢視現行的事實查核做法,並透過線上實驗了解人們接收到事實查核信息後的反應,從中尋找最佳的事實查核方法。

 

在與該項目相關的一項即將發表的研究中, 張博士及其團隊追蹤並分析了近百位美國主流媒體報導健康議題的記者在新冠疫情初期發布的4,000條社交媒體帖文,大約65%的帖文包含理性辯論的內容(比如當提出陳述時, 輔以可辨識的消息來源、超鏈接、或多媒體元素); 隨著疫情發展, 包含這些內容的帖文會獲得更多的收藏和轉發。 「我們相信發布更加透明的信息, 以及闡釋事件可追蹤的來龍去脈, 在進行公共傳播時非常重要。」

 

研究目的

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夠幫助人們在接收數碼媒體信息和作出反應時,能夠減少偏見或成見、社交媒體和演算法對他們的控制,從而讓社會能夠有更多自由和開放的對話。

張昕之博士

傳理學院新聞系

未來,張博士希望其研究能夠讓大眾更好地利用科技來接收準確資訊,資訊提供者也同時受惠。張博士表示:「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夠幫助人們在接收數碼媒體信息和作出反應時,能夠減少偏見或成見、社交媒體和演算法對他們的控制,從而讓社會能夠有更多自由和開放的對話。」

 

張博士是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的助理教授,也是創造性智能實驗室的成員。他在香港城市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隨後加入浸大,擔任人工智能和數碼媒體理學碩士的課程主任,他也是數據與媒體傳播專修課程的創始成員之一。

 

 

 

 

 

聯絡我們的研究人員

Dr Zhang

張昕之博士

傳理學院新聞系

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