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ews

浸大於創新科技嘉年華展示 數碼人文、藝術科技與綠色科技創新成就

返回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於「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展示大學將先進技術和人工智能科技,結合於人文、創意藝術和環境科學領域的科研實力。浸大的展館特別呈獻一系列活動、示範和展覽,向公眾介紹大學在創新跨學科研究和教與學方面的傑出成就。

 

「創新科技嘉年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主辦,於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旨在向社會推廣創科文化。

 

「創新科技嘉年華」開幕儀式於昨日(10月28日)舉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於活動開幕當天親臨浸大展館參觀,由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常務副校長黃定發教授、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以及知識轉移處署理主管楊樹英博士,介紹浸大的科研成果。

 

以數碼人文科技呈現歷史

 

在數碼人文方面,浸大展出了「電子互動歷史地圖」,通過結合數碼技術與歷史內容,以獨特的形式呈現1941年的「香港保衞戰」歷史。它利用地理資訊系統以及從不同國家地區蒐集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建立成互動網上地圖和資料庫,讓觀眾自由地與不同類別的資料互動,探索部隊動態及軍事設施位置,以至個別碉堡和砲台等微小細節。這個開放予公眾使用的網上地圖,為歷史研究注入新活力,為教育工作者、保育人士以及一眾對歷史有興趣人士提供動態的應用體驗。

 

運用浸大另一項以人工智能修復圖像的創新技術,參觀者得以從全新視角一睹彩色的「香港保衞戰」歷史照片。這項技術能有效地修復低品質的黑白照片和影片、嚴重受損的2D 以至3D 數碼檔案,以及活化舊電影。透過人工智能科技,將黑白變成彩色、提升畫質,甚至可以生成新內容以補充缺失的部分。

 

藝術科技創新體驗

 

此外,浸大亦在嘉年華展出藝術科技領域的領先研究。其中,BuVatar是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可完全自訂外觀和動作的虛擬化身。在製作影像時,用家無須進行複雜的圖像操作處理,可完全透過語言指令進行編程。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人工智能的轉化力量,直接以語言數據,繪製出人體動作和人類骨骼的運動軌跡。

 

參觀者還有機會利用實時機械人系統,探索人機合作的藝術創作。系統由一隻機械手臂配以一枝傳統中國毛筆組成,使用者通過操控電腦滑鼠,或以視像鏡頭和心率監測器儀組成的傳感器輸入資料,揉合聲音或音樂等其他數據資料,在一張紙上呈現人機互動所繪畫的作品。

 

另外,一群才華橫溢的浸大學生呈獻名為「Colours」的藝術科技項目。他們通過配備傳感器和動態偵測鏡頭的互動藝術裝置,為參觀者帶來沉浸式藝術體驗,同時為數碼藝術注入生命力。

 

綠色科技助升級再造和再生

 

配合今年嘉年華主題「智慧生活 綠色科技」,浸大展出兩項有關資源可持續升級再造和再生利用的創新研究。其中一項突破,是利用一種新發明的催化劑促使廢塑料分解並其轉化為燃料,產油率效能高達90%以上。另一項突破則是利用細菌將有機殘餘物轉化為對環境友善的生物塑膠

 

浸大誠邀公眾人士親臨「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到訪浸大展館。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innocarnival.hk/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二)在校長衞炳江教授(右三)陪同下,體驗書法機械人系統實時藝術創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二)在校長衞炳江教授(右三)陪同下,體驗書法機械人系統實時藝術創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先生(左一)、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左二),在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左四)、常務副校長黃定發教授(左三)、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右三)、知識轉移處署理主管楊樹英博士(右一)陪同下,參觀浸大展館。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麥德偉先生(左一)、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左二),在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左四)、常務副校長黃定發教授(左三)、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右三)、知識轉移處署理主管楊樹英博士(右一)陪同下,參觀浸大展館。

校長衞炳江教授(左三)和浸大代表,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左二)介紹「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電子互動歷史地圖。

校長衞炳江教授(左三)和浸大代表,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左二)介紹「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電子互動歷史地圖。

學生參觀浸大展館,了解利用細菌將廢棄食用油和其他有機殘餘物轉化為環保生物塑膠。

學生參觀浸大展館,了解利用細菌將廢棄食用油和其他有機殘餘物轉化為環保生物塑膠。